“到目前为止,公司全体员工去年的年终奖一分未发。”近日,一家中小公募机构从业人员这样对第一财经记者抱怨道。
(相关资料图)
据他观察,市场大环境本身不景气、叠加降费影响,的确使一众尾部公募机构业绩承压,一些机构更是连续多年净亏损;而头部机构坐拥资源、渠道优势,使得基金圈马太效应进一步加剧。
多家小型公募连续亏损
从2023年上半年的公募业绩来看,行业依然呈现二八分化状态。头部基金公司赚的盆满钵满,尾部公募机构业绩却出现亏损。
以九泰基金为例,上半年营业收入1759.86万元,同比下降43.68%;净利润-3103.97万元,同比下降77.48%,亏损较去年同期加大。
九泰基金业绩下滑,与其管理规模的缩水不无关系。通联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九泰基金共管理23只基金,资产净值合计18.36亿元,较去年同期38.31亿元的缩水过半。
公开信息显示,九泰基金成立于2014年7月,2021年上半年管理规模一度达到119.82亿元,此后便开始持续下滑。
除九泰基金外,今年上半年,江信基金、瑞达基金、红塔红土基金和富安达基金业绩皆录得亏损。
其中江信基金净利润亏损2229.97万元,亏损幅度同比扩大。而此前的2020年至2022年,该公司已连续三年亏损,其中2022年度亏损额6671.15万元。
根据公开信息,2017年8月江信增利货币成立后,江信基金已经连续六年没有新产品成立。截至2023年6月末,江信基金规模不足30亿元。
2023年上半年,红塔红土基金净利润-1433.44万元,由2022年上半年21.23万元的净利润转亏,同比下降6852%;实现营业收入3865.11万元,同比下降7.6%。截至2023年6月末,江信基金规模达75.03亿元。
此外,近些年连续录得亏损的瑞达基金、富安达基金的总体管理规模,也分别只有1.11亿元和92.91亿元。
排排网财富合伙人项目负责人孙恩祥告诉第一财经,近年来市场波动剧烈,持续走出结构化行情。“船小好调头”,对中小基金公司来说,做好业绩更加容易;但中小基金公司投研实力相对薄弱,难以把握板块轮动较快的市场机会,能够跑赢市场、脱颖而出的中小基金公司屈指可数,整体业绩分化严重。加上市场参与资金匮乏、募资困难,此时仅有的资金会选择综合实力强劲的头部机构,使得中小基金公司更加难以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仍有部分中小公募机构抓住机遇,实现业绩扭亏。
南华基金就在今年上半年首次实现盈利。根据南华期货半年报,南华基金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为3410.19万元,同比增长80.46%,净利润为60.42万元,而去年同期亏损1235.7万元,这也是该公司首次实现扭亏为盈。
中小公募多只产品发行失败
自身盈利能力不佳,渠道会更加倾向与实力更为雄厚的头部基金公司合作。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李一鸣说,大型基金公司在投资者心中往往更具有品牌优势,也出现了众多优秀的产品。渠道在推广基金产品时,通常也会考虑到大型基金公司这种光环效应给投资者形成的影响。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道,今年以来多家中小公募机构发行产品时出现了失败的情况。
9月2日,东方基金发布了东方锐意先锋募集失败的公告。该基金也成为了今年以来募集失败的第九只基金。再早之前,8月29日,金鹰基金发布公告称,金鹰景气驱动一年持有同样未能满足基金备案条件。
今年募集失败的9只基金中,其所属管理人均为中小公募机构,分别包括东方基金、金鹰基金、融通基金、永赢基金、民生加银基金、鹏扬基金、国融基金、中信建投基金。
其中,民生加银基金就有两只产品上榜,分别为民生加银卓越配置两年持有和民生加银优享进取一年,其投资类型分别为混合型FOF基金和股票型FOF基金。今年6月3日,民生加银优享进取一年封闭(FOF)发布募集失败公告,仅两天后的6月5日,民生加银基金再度发公告宣布,旗下民生加银卓越配置两年持有(FOF)募集失败。
根据公告,上述两只产品均因未达到规定的基金备案条件,导致合同未能生效。实际上,这两只基金均于今年3月1日正式开卖,尽管都用足了3个月募集期,最终也未能成立。
在上述8家基金管理人中,规模最小的为国融基金。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国融基金旗下合计仅9只产品,混合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各6只和3只,合计资产规模仅24.39亿元。
而中信建投基金、金鹰基金、东方基金、鹏扬基金等4家基金管理人规模也在千亿元之下,分别为607.34亿元、636亿元、868.43亿元、906.75亿元。
东高科技高级投资顾问胡学灿向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目前基金发行处于遇冷的大背景下,大型基金公司管理规模保持稳定,业绩表现相对稳定,同时具备大品牌的影响力,造成渠道商推产品有所偏重和大型基金公司合作,反过来会进一步影响中小基金公司的盈利能力。
而孙恩祥则认为,大型基金公司凭借实力雄厚的公司背景和长期优秀的业绩表现,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良好声誉。在市场较弱、募资困难的情况下,作为渠道而言,选择与大型基金公司合作,会使售前、售中、售后整个销售环节相对容易,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关键词:
- 多家中小公募连年亏损 有人抱怨2022年终奖“一分没发”
- “一锅两吃”受追捧 叮咚买菜有料锅底引领预制菜C端消费新趋势
- 大佬一句话!光伏“卖铲人”先火了
- 爱科赛博:拟发行2062万股 9月13日初步询价
- “酱香拿铁”卖断货!瑞幸紧急补货飞天茅台 明确这款咖啡是“战略级长线单品”
- 年均增长3.18% 我国绿色贸易规模保持增长态势
- 谷神星一号海射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助力民商航天实现突破
- 2023“最美医生”邵志敏:为乳腺癌患者生命健康护航
- 发放给经济困难高校新生的“爱心礼包”,实惠、暖心!
- “亚运专窗”高效通关
- 美媒喊话政府加强枪支监管:尽快结束枪支暴力 让民众有更多安全感
- 智慧农业提升单产 黑龙江绥化千万亩玉米丰收在望
- 数据中看到发展 十年间我国金融业进一步扩大开放
- 近年来 我国绿色贸易规模保持增长态势
- 9月7日晚间沪深上市公司重大事项公告最新快递
- 国家发改委、证监会加强铁矿石价格形势分析和市场监管
- 北京商报评论:控制违规减持 电脑比自觉管用
- 英国涉恐老兵越狱:将自己绑在送餐车底部逃出,警方大规模搜捕
- 数据复盘:7259万元净流入航运港口 龙虎榜抢筹张江高科
- 读懂杭州亚运会火炬“薪火”背后的中国式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