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28日在京举行的媒体通气会获悉,我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文化行业系列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日前已获批准。该标准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起草,主要用于指导和规范我国各门类非遗代表性项目数字资源的采集和著录工作。
标准明确了非遗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的总体要求,规定了十大门类(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非遗代表性项目数字资源采集方案编制、采集实施、资源著录方面的业务要求和技术要求,共11部分。标准于2011年5月开始筹备并起草。十多年间,标准的编制遵循我国标准化工作流程,坚持专业、适用、开放原则,凝聚集体智慧,立足行业需求,服务工作大局。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相关高校、研究机构的近百名非遗保护、标准化、信息化领域专家学者深度参与了标准起草、论证等工作,部分省市参与了标准试点采集工作,国内相关非遗保护机构和社会团体对标准的编制提出了意见建议。
标准对各门类非遗项目应采集、著录的内容及其相应要求进行了归纳提炼,既是一份认识非遗项目的“说明书”,也是一份拆解细化工作任务的“向导图”,有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双重意义。标准的出台,将有助于非遗保护机构和从业者正确认知非遗保护应有的原则理念,在面对形态各异的非遗项目时,准确把握采集著录的工作方向和重点内容,提升记录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助力非遗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传承、宣传、弘扬和振兴。我国四级非遗名录体系下10万余项非遗项目,其数字资源建设管理工作均可以之为参照,标准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通气会上还透露,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评审工作已进入评审工作环节。文旅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推荐申报环节,注重申报人选的代表性、引领性,注重把握相关非遗项目的特点,注重调节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年龄结构。另外,为严格评审程序,首次在评审阶段加上了线上答辩环节。目前,各省区市、有关中央和国家机关共推荐1407人,已经完成了申报材料审核、确定评审细则、建立专家库等工作,目前正在开展评审。(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关键词:
- 我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行业标准由文旅部批准发布
- 中银证券给予苏博特买入评级 归母净利降幅较大 基建业务开拓力度加大
- 天天即时:证券交易印花税8月28日起实施减半征收
- 环球快消息!首部MR线下多人互动作品《超级捣蛋》正式版首展开启
- 肯德基珠海中山突破100家 携手珠海华发商业唱响美味生活新篇章
- 全球观速讯丨淡极始知花更艳 追光前进真乐美——商丘市前进小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度全体教师表彰暨工作部署会议
- 过去五年西藏考古取得新进展-环球速递
- 盗窃数额特别巨大量刑
- 人民艺起评:《一馔千年》,探索中华美食千城千味
- 三维天地8月28日加速下跌
- 黄褐斑人群能否用美容仪?AMIRO觅光联合三甲医院发布临床试验报告
- “山水密云 酒香世界” 2023年北京密云葡萄酒文化节隆重启幕
- 在城市更新中延续历史文脉(人民时评)
- 乌军“王牌飞行员”在事故中丧生 泽连斯基发声
- 外媒:普京签令,要求包括瓦格纳在内的这些人宣誓效忠
- 中央气象台:今年第11号台风“海葵”生成
- 在word中顿号怎么输入_word顿号在键盘上怎么打
- 打造和谐友爱的幸福家园!社区小市集,孩子大成长
- 环球热资讯!暑期档电影市场新变化
- 孟然--最美的歌献给可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