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 > 关注 >
存款利率走低 5月人身险保费大增 2023-06-18 21:46:15  来源:第一财经

存款利率走低的背景下,5月上市寿险公司保费实现了两位数的同比增长。第一财经记者统计发现,六大上市寿险公司5月单月保费收入达1305.34亿元,同比增幅达13.6%。

保费收入两位数增幅的背后,一方面是存款利率下降背景下3.5%预定利率的储蓄型险种吸引力大增,另一方面则是人身险预定利率即将下调的预期形成的需求集中释放。然而,在6月人身险告别3.5%时代迎来3.0%时代之后,保费增长是否可持续?


(相关资料图)

综合业内人士看法,尽管预定利率下降在短期内对保费将有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可能低于大众预期。在低利率时代,保险在满足居民长期储蓄需求方面依然具有优势,今年上市险企新业务价值转正的确定性加强。

存款利率向下,保险保费向上

近一个多月来,存款利率下降的新闻高频地出现在保险营销员的朋友圈中。和许多银行利率已经跌破3%的3年期、5年期存款相比,他们觉得,自己手上预定利率3.5%的增额终身寿产品更“香”了。

“近期多家银行下调了存款利率,来咨询我们储蓄型保险产品的客户明显变得更多了,最终投保的客户也不少,就前两天我还成交了一笔总保费百万元的大单。”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一名资深保险营销员显然对自己近期的业绩颇为满意。

事实上,5月人身险保费走势验证了保险产品近期的热销,也延续了今年以来寿险行业负债端的复苏趋势。

第一财经记者统计了近日陆续发布的六大上市寿险公司人身险保险保费(含寿险、健康险、养老险),发现它们5月单月的保费总收入为1305.34亿元,同比增长13.57%,较4月的同比增幅上升9个百分点左右。

六家上市寿险公司5月保费同比均改善并实现单月正增长,增幅在4.94%~36.12%之间,其中差距主要是由于各公司规模基数、产品结构差异所致。除了太保寿险的4.94%及平安寿险(含健康险、养老险)的9.13%外,其余四家上市险企的5月人身险保费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其中保费规模较小的人保寿险及健康险实现了六家中最大的同比增幅,达到36.12%。

开源证券的数据显示,中国人保人身险板块5月长险首年保费达33.3亿元,同比大涨78.3%,较4月扩大25.6个百分点,其中趸交7.87亿元、同比下降9.0%,而期交首年保费25.44亿元、同比上升153.6%,期交首年保费已连续4个月实现同比高增,且增速高于趸交,预计其人身险板块产品结构改善明显,整体价值率或有所提升。新单保费高增长叠加价值率改善,其新业务价值(NBV)同比或超市场预期。

“5月上市险企寿险保费延续较快增长,预计主要为利率下行背景下居民持续旺盛的保险储蓄需求,以及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前的窗口期居民需求集中释放带来。”国泰君安表示,而估计增额终身寿险、年金险等储蓄类产品加快增长也带来了期交长险新单保费高增,这将为NBV的增长带来正面效应。

5月单月的保费增长推高了上市险企前5个月的累计人身险保费表现,六家上市险企中除了太保寿险仍呈现1.93%的负增长外,其余五家均实现了正增长,其中平安寿险(含健康险、养老险)的同比涨幅为6.44%,相对较高。

预定利率调整下,比较优势仍在

在低利率时代下,事实上保险产品也存在压降负债端成本的压力。

从3月监管部门摸底行业利差损风险的座谈会之后,人身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下调已经成为了时间问题。目前第一财经从行业内了解到,自从4月末监管部门的窗口指导后,3.5%预定利率的新产品已无法上报获批,而存量的3.5%预定利率产品也将于6月末左右下架,寿险产品将告别3.5%时代,进入3.0%时代。

在产品换挡的窗口期,尽管监管反复强调禁止“炒停售”,但很多营销员仍然会反复提醒客户“珍惜机会”,这样的需求提前集中释放也是推高这两个月保费收入的因素之一,因此业内分析师普遍看好第二季度整体的新单保费表现及新业务价值的回暖。

那在3.0%预定利率来临的时刻,未来保费收入是否会受到较大影响?综合业内人士观点来看,保费短期内可能会受一些影响,但中期来看低利率环境下保险产品优势仍在。

长城人寿总经理王玉改就在近日的一场论坛上分享了历史上预定利率调整的经验结果。她表示,在过去20多年中,包括这次在内,我国人身险市场预定利率一共经历过三次调整,有从超过10%一路降至2.5%,也有向上调整至4.025%。

“前两次调整后行业的保费收入都相对平稳,市场并没有出现特别明显的下滑,原因在于市场竞争本质上是保险产品与其他金融资产的替代产品竞争,是保险的利率与其他金融产品利率水平的竞争。”她表示,早在2014年市场预定利率就为3.5%,但当时由于存款利率、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等都还在高位运行,因此增额终身寿险并没有成为行业的核心产品。而如今3.5%预定利率的增额终身寿险爆火,就是因为从2019年开始,尤其是资管新规打破刚兑后,在其他金融产品收益下行的情况下,保险产品的刚性收益率给了消费者安全保证。

王玉改表示,保险产品负债成本的下降在短期内可能因为潜在客户的过度消耗影响市场,但中期来看,与金融产品的比较优势仍利好保险市场,长期来看则有利于人身险的资本、利润管理修复。

业内分析师也持类似观点。财通证券表示,在存款利率进一步下调后,即使传统险预定利率下调至3%,相对2.5%的银行存款优势依然较为显著,相较于波动的基金、银行理财,也更能匹配低风险偏好居民的理财需求。并且目前居民风险偏好仍旧较低,保本保息的资产配置重要性提升。“我们坚定地预判,下半年NBV同比增速或将放缓,但主要受停售导致部分客户需求提前消耗的短期影响,而非预定利率下调至3%之后储蓄险相对竞争力大幅削弱所致。”

在这样的情况下,业内分析师普遍认为,人身险预定利率的下降并不改变保险满足居民长期储蓄需求的商业模式,季度间的新单波动也不影响全年业绩增长,预计今年上市险企新业务价值转正确定性提升。

行业经营逻辑将生变

尽管今年上市险企的整体业绩修复被多方看好,不过也有险企高管表示,目前保费的增长主因是市场红利,新业务价值的改善更多是由于规模带来的效应。但在低利率的环境下,保险产品的比较优势是否能一直维持需要打个问号。并且,低利率环境对于保险资金的投资端会造成较大压力,险企仍需加强防范利差损风险。

王玉改则认为,从险企自身来看,监管在费用方面的管控,使保险产品将不只是同质化,而且定价将更加趋同。在外部竞争力下降、内部行业费率竞争模糊的情况下,未来保险公司的长期竞争力应建立在如何找到非费用和价格的竞争优势上。

她的观点是,对行业来说,经营逻辑要从收益转向功能,要突出保险自身的风险保障属性,保险的长期性、安全性、资产定向传承功能等。而对保险公司而言,核心则是要做好客户经营,洞察客户需求并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会成为下一步行业聚焦的核心要点。“未来的产品,除了客户的利益以外,更重要的是在功能方面做扩展。因为客户在购买产品时,会有多维度的需求,不能用产品收益率去满足客户多维的需求。同时,保险产品需要提供一些附加值服务。例如围绕着客户未来养老所需的场景,不单是养老社区,也有居家养老等场景去做一些特别的服务。另外,保险也需要改变以往‘以我为主’的特点,在客户体验方面做工作,去理解客户的情绪,提升客户体验。”王玉改称。

平安新银保产品策略负责人、北美精算师王瑞也认为,客户对保险产品除了投资属性之外,对于功能属性的需求变得越发重要,尤其在低利率叠加老龄化的环境下,功能属性将成为保险产品区别于其他金融产品的一大“护城河”。

“投资属性下要求保险产品具备长期的、确定的收益率,尤其在存款利率下降和基金波动加大的背景下。功能属性下,特别在养老储备这个方面,对于持续终身、稳定给付的现金流来保障养老生活有强烈的需求。因此,无论利率长期走势如何变化,保险作为投资属性的产品,通过锁定利率,保证了和权益市场及利率波动的零相关性,从而隔离波动、有效帮助客户降低了不确定性,是资产配置中的重要类别。而对于退休后更需要花钱的客户而言,保险稳定给付的功能属性更为凸显,能有效对抗长寿风险、隔离市场风险,维持生活的稳定性及高品质。”王瑞表示。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关键词:

热点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