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 > 关注 >
世界今热点:国产超级装备 硬核科技也浪漫 2022-10-23 06:26:50  来源:解放日报

编者按纪录片《超级装备》第二季在央视纪录频道首播后广受好评,近日又连续重播。该片在多个层面上实现了科普纪录片的叙事创新,更综合调度多种技术手段,书写出国产超级装备所凝聚的科技力量背后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该片总导演、总撰稿、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韩晶的导演手记记录下创作背后的巧思。

“超级装备”是浸润了思想、情感和梦的“器”

2021年1月18日上午,江苏连云港石化基地发生了一件大事:世界上起重能力最强的履带式起重装备要起吊石化减压蒸馏塔。这架“超级金刚”级别的机器,臂架长216米,相当于72层摩天楼的高度。而被起吊的减压蒸馏塔重1600吨,相当于6架空客A380飞机的总重量。


【资料图】

起吊开始了,60根直径4厘米的钢索紧绷,平均每根钢索受力35.5吨。减压蒸馏塔的一端被吊钩缓缓提起,原本横卧姿态的塔筒与地面的夹角开始变化,25度、40度、75度,直至垂直竖立起来……

这一幕,成了纪录片《超级装备》第二季中用影像呈现“超级装备”钢铁雄姿的代表性场景。

《超级装备》第二季是一部硬核的工业科技类纪录片,“装备”是其表现的“主体”,“切题”当然是第一要务。但装备是无机的,钢筋铁骨,数据堆砌,高冷硬核。机器又是人缔造的,而人是有温度的,我们该如何把“无机”的装备拍出“有机”的质感呢?

从《超级装备》第一季一路走来,摄制组多次进工厂、下车间,见识过不少撼人心魄的工业制造场面。不过,要达到像40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那样的震撼力,倒也鲜见。

长达216米的臂架,制造时只能化整为零,分段而造。整个臂架由72个节段组成,最大的节段相当于一间42平方米大小的房间。35000平方米的焊接车间摆满臂架节段,无数焊工在埋头焊接。每天与焊枪、焊丝打交道的他们,衣服当然是脏的。焊花日复一日地溅落,在地面堆叠出泪状的隆起物。

于是,我们在讲述起吊减压蒸馏塔故事的时候,又铺设了一条副线:40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的臂架制造。在摄影机200格高速拍摄下,层层叠叠、虚虚实实的焊花,如同金色雪花缓缓飘落,壮丽无比。一朵朵焊花仿佛热情的精灵,在粗犷的厂房绽放、陨落、熄灭,美得无与伦比,美得震撼人心,因为每一朵焊花都是从焊工的心底开出的。

在冬日暖阳般温柔的音乐中,在深情而克制的旁白里,“一朵朵璀璨的焊花,绽放在建造者平凡的人生,被希望和坚毅所供养,在超级装备即将诞生的期许中,结出果实……”那一刻,我们相信总有一天,机器会有心,铁石会开花,汗水会凝结成甘露,岁月折叠成光荣。

只有把人“嵌入”工业制造场景,把人的智慧、梦想和热血熔铸进钢铁机甲,《超级装备》第二季才能把“无机”的装备拍出“有机”的质感。中国人常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装备是“器”,而“超级”是一个人文概念,“超级装备”就是浸润了思想、情感和梦的“器”,是人与机器的“嵌合体”。

当巍峨高耸的装备与“渺小”的人同框

小女孩爱丽丝为了追赶一只揣着怀表、会说话的白兔,不慎掉入兔子洞,进入了一个神奇的王国。蘑菇长成树高,玫瑰花硕大得像脸盆,而爱丽丝则变成一个小人……

在遇见“太行”之前,我们无论如何想不到,《爱丽丝梦游仙境》会成为硬核科普纪录片的参考对象。

《超级装备》第二季涉及能源、医疗、基建、交通和救援五大领域,第二集《智领仁心》讲述的就是中国最前沿的尖端医疗装备的故事。其中,拥有原创智能推片机、核酸荧光染色结合三维分析技术的“太行”验血装备,由5个不足一米见方的方形设备组成。面对这外观一目了然、毫无“故事感”的装备,摄制团队几乎傻眼,似乎任何高超的摄影技巧在它面前,都毫无用武之地。

不过,当获悉它是由6万多个精密零部件组成、每小时可接纳1000支血液样本的微型验血工厂时,我们意识到,揭秘它复杂精巧的内部乾坤,或许才是激发观众兴趣的关键所在,因为这是从未见过的场景。

于是,我们想到了《爱丽丝梦游仙境》,决定参考爱丽丝与仙境的空间比例关系——既然我们无法将装备变大,唯一能做的是把自己“缩小”,缩小到摄影机镜头能进入它的内部,在微缩乾坤内游走,也就是获得“微观视角”。

在获得研发单位首肯、将部分外壁板临时拆除后,摄影组运用形似“探针”的微距镜头,见缝插针探入装备内部,捕捉微型验血工厂智能高效的机械运动,拍摄到正常视角难以窥见的神秘乾坤。

不过,即便“探针”能游走于微缩的“街巷”,一些零部件的反面却依然难以企及。摄影师于是就把小镜子贴到零部件后面,通过拍摄镜像,让观众近在咫尺观察它如何验血、计数、分析,了解日常生活中验血报告单上的那些“箭头”是怎么来的。

精密装备的拍摄有难度,大型装备也同样面临挑战,因为当所有的“宏大”“巨大”“庞大”被困于16:9的画幅中,再雄伟壮硕的装备也难以冲破画幅的局限。解决之道是我们必须为大型装备寻找参照系。

我们找到了“人”!当巍峨高耸的装备与它的缔造者——“渺小”的人同框时,体积上的极致反差,就有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不仅如此,参照系还使“人”的力量得到充分彰显,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

除了体积的“宏大”与“渺小”对比,还有“非凡”与“平凡”的对照。装备高冷伟岸、霸气侧漏,但缔造它的人样貌平平。他们大多沉默寡言、不事修饰甚至面容沧桑。面对镜头时,他们毫不掩饰自己为了改善家人生活而常年奔波,同时又按捺不住内心的自豪与成就感,因为他们参与了祖国的建设。

正是这些成就着举世伟业的“平凡”人,将自己“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的精神赋予了装备,装备才有了“力可擎天、忠诚于人且永不知疲倦”的禀赋。

从抽象的“春天”重返具象的泉水和花朵

美国女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海伦·凯勒年幼时,她的老师莎莉文将她的手放入泉水中,让她感受水的清凉,让她触摸落英、感受花瓣的柔软。后来,海伦·凯勒写道,“我的春天是一座玫瑰园……”

泉水、花朵是具象的,但人对“春天”的感受是抽象的;泉水、花朵是简单的,人对“春天”的感受是复杂的。从简单到复杂,从具象到抽象,正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必由之路。

2021年12月1日,是一次难忘的前采。为了给我们讲解“氢原子磁共振原理”,陆续有13名工程技术人员走进会议室。他们非常耐心且尽可能详尽地向我们解释原理,但我们依然一头雾水。我至今记得那个场景,老师们满脸疑惑地望着我们,潜台词是“这么简单的道理你们怎么就听不明白?”13张疑惑的面孔组成一本启示录,让我明白了我们的使命是什么。

《超级装备》第二季作为一部硬核的科技类纪录片,选题本身决定了它必定充斥大量的科学原理、专业术语和枯燥数据。所展现的装备也无不是人类智慧最高等级的结晶。要想让普通观众理解这些“高级抽象”,我们的使命就是化繁为简、重返具象。

但这并不容易!如果把专业知识比作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并非我们把骨头敲碎,观众就能明白。因为敲得再碎,它还是“骨头”,性状没有改变。我们必须把“骨头”吃下去,并且分泌大量“消化酶”去分解和消化,最终把它变成易吸收的“营养物质”。而“消化酶”,则是创作者长期的知识积累、经验和想象力。因此,“知识转化”并非简单的物理过程,而是复杂的化学过程。

于是,在《超级装备》第二季中,全球首座10万吨级半潜式能源生产平台——“深海一号”,高120米、总重量超5万吨的抽象数据,被我们转化为“相当于40层楼的高度,投影平面有2个标准足球场大小,排水量相当于3艘中型航母”的具象信息。

于是,白鹤滩水电站“坝高289米、坝长709米、浇筑它要耗费800多万立方混凝土”的数据信息,被我们转化为“坝体相当于埃及胡夫金字塔体积的3倍多”。

针对“水轮发电机组内部由‘屈服780’特种钢打造的蜗壳,强度等于每平方厘米面积上承受780兆帕压强”的抽象信息,我们先把“780兆帕压强”换算成“8吨重量”,再根据非洲成年大象每头3吨—5吨的体重,最终把蜗壳的承压能力转化为“相当于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站立两头非洲成年大象”。

一次次想象和转化,让我们仿佛也经历了从抽象的“春天”重返具象泉水和花朵的逆生长过程。如果人生是一次旅行,拍纪录片就是一场美妙的奇遇。

灵魂的力量足以四两拨千斤

我问老范,“如果有来生,你还会选择这个职业吗?”老范突然眼圈红了,沉默了片刻,他说:“如果能选择,我会选离家近一点的工作。想好好照顾一下老母亲,还有小孩……”

话没说完,他就背过身去,用手抹起了眼泪。听了老范的回答,我的眼泪也忍不住流了下来。我不再追问,只是静静地待在摄影机边上,等他慢慢缓过来。

老范是“深海一号”的工程师,负责庞大的“水下采油树”的安装调试工作。作为海洋石油领域的资深专家,他深知水下生产系统对于平台的重要性。为了工程,他常年漂在海上,很少回家。

等到老范从情绪中抽离,重新回到中断的采访,我又问他,“有想过逃离吗?”他回答,“不会,因为我也是老党员。”

一直到采访结束,我眼里还噙着泪。在纪录片的世界里,我们会遇见很多人,或许我的提问会碰触到他的痛点,让他敞开心扉。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实是他们深深打动了我们,触碰到了我们内心最柔软的角落。哪怕以后我们不再记得他们的名字,甚至忘了他们的模样,这份感动也不会褪色。

对超级装备“伟大躯壳”的描绘,无疑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这个任务包含对装备的巨硕机体的解构、极限能力的刻画、神经系统以及感知外部世界的能力的描述。但在完成这一艰巨任务的同时,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

装备、人、肉眼所见的一切,究竟是什么维系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的影像只止步于对“伟大躯壳”的描绘,而不触及它的灵魂,纪录片真的能打动人吗?

在被16根“定海神针”系泊于茫茫大海的“钢铁浮城”,在白鹤滩缆机穿梭的混凝土大坝,在以37克自重承载患者数十年人生的清华脑起搏器制造车间,那些“渺小”而忙碌的人在想什么?守着岁月,耐着寂寞,他们的“诗与远方”是什么呢?

每次采访,我都会花很多时间,希望叩开他们的心扉。我们满怀敬意地走近他们,因为我们相信,伟大的躯壳一定有非凡的魂魄。在展现丰满的物质世界的同时,我们更想展现灵魂的力量。

在采访大型灭火∕海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的总设计师黄领才时,我发现他每个问题都回答得十分从容,显然有着丰富的受访经验。一直到我问他,“首飞的前一天晚上您在做什么?”他说,“半夜1点多了我还在现场,我是围着飞机左转三圈右转三圈,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要远离家门。我很少在外人面前流泪……”说着,他再一次忍不住眼眶湿润,摘下眼镜擦泪。

这些内容构成了纪录片最感人的部分,被放在片尾“彩蛋”里。《超级装备》第二季首先要完成对“伟大躯壳”的勾画,而“灵魂”应该安静地待在“驱壳”内。以95%的篇幅来展现装备,而“彩蛋”只需短短两三分钟,因为两者本来就不在一个叙事维度。

与正片的叙事纬度不同,彩蛋带有幕后的、内部的、补充的意味。把“灵魂”安放在彩蛋里,由另一叙事维度所产生的疏离感,既避免了喧宾夺主,又扩张了纪录片的整体厚度与力度。

安放灵魂,只需要一点点地方就够了,因为灵魂的力量足以四两拨千斤。我相信真正打动人的,是有机的、有灵魂的和从未见过的场景。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关键词:

相关阅读:
热点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