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 > 关注 >
跳出“治病为中心” 全周期保障人群健康 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2022-06-02 09:22:32  来源:中国商报网

“到2025年,人均预期寿命在2020年基础上继续提高1岁左右、65岁及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率达到65%以上、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不低于80%、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达到98%以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达到85%以上……”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要求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推动发展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近年来,我国不断强化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方便群众就近就医,减轻百姓看病负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图为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村民在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健康咨询。(图片由CNSPHOTO提供)

成效:

健康中国建设扎实推进

“十三五”时期,各地各有关部门扎实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启动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持续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亮点纷呈。

具体来看,重大疾病防治成效显著,重点人群健康服务不断完善。数据显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10.25%提高到23.15%,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提高到74元,多数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转运体系基本建立,儿童青少年近视监测和干预持续加强,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列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同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药品和医用耗材加成全部取消,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全面实施;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稳定在80%和70%左右;基本药物数量从520种增加到685种,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形成常态化机制,国家集中采购中选药品价格平均下降53%;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有序推进;社会办医稳步发展,健康产业规模显著扩大。

值得一提的是,健康扶贫任务全面完成,832个脱贫县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全面提升,远程医疗服务覆盖全部脱贫县并向乡镇卫生院延伸,历史性消除脱贫地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大病专项救治病种扩大到30种,高血压等4种慢性病患者优先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000多万贫困患者得到分类救治,近1000万因病致贫返贫户成功脱贫,基本医疗有保障全面实现。

规划指出,经过努力,我国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至2020年,人均预期寿命从76.34岁提高到77.93岁,婴儿死亡率从8.1‰降至5.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10.7‰降至7.5‰,孕产妇死亡率从20.1/10万降至16.9/10万,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下降到27.7%。

尽管我国卫生健康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

规划指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大流行状态,新发突发传染病风险持续存在,一些已经控制或消除的传染病面临再流行风险。慢性病发病率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患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人数逐年增多,食品安全、环境卫生、职业健康等问题仍较突出。同时,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康复、护理等需求迅速增长,优生优育、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亟待加强,都需要加快完善国民健康政策,持续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看点:

部署七个方面重点任务

规划主要部署了七个方面的任务,分别是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全方位干预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全周期保障人群健康、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做优做强健康产业、强化国民健康支撑与保障。

在规划中,完善生育和婴幼儿照护服务是重要内容,一系列举措着力推动优化生育服务与保障、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

在优化生育服务与保障方面,规划提出,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完善相关配套支持措施。继续做好生育保险对参保女职工生育医疗费用、生育津贴待遇等的保障,做好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生育医疗费用保障,减轻生育医疗费用负担。

在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方面,规划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提供普惠托育服务,发展集中管理运营的社区托育服务网络,完善社区婴幼儿活动场所和设施。支持“互联网+托育服务”发展,打造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网络平台及直播教室,支持优质机构、行业协会开发公益课程,增强家庭的科学育儿能力。

同时,规划围绕妇女、儿童和青少年、老年人等群体也提出了具体的健康服务举措。规划提出,加强妇女健康服务。发展妇女保健特色专科,提高服务能力,针对青春期、育龄期、孕产期、更年期和老年期妇女的健康需求,提供女性内分泌调节、心理、营养等预防保健服务以及妇女常见疾病治疗等涵盖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整合型医疗保健服务。促进生殖健康服务,推进妇女宫颈癌、乳腺癌防治,进一步提高筛查率和筛查质量。

针对儿童和青少年健康问题,规划提出实施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完善儿童健康服务网络,建设儿童友好医院,加强儿科建设,推动儿童保健门诊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强儿童保健和医疗服务。加强对儿童青少年贫血、视力不良、肥胖、龋齿、心理行为发育异常、听力障碍、脊柱侧弯等风险因素和疾病的筛查、诊断和干预。指导学校和家长对学生实施防控综合干预,抓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等。

围绕老年人健康方面,规划提出,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护理服务能力,开展老年医疗照护、家庭病床、居家护理等服务,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向社区、家庭延伸。健全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合作机制,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安宁疗护一体化的服务。

在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方面,除了优化医疗服务模式、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外,规划还提出了加快补齐服务短板的举措。比如,把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全局统筹推进,提高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整体水平;采取派驻、邻村延伸服务、流动巡诊等方式保障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建立血液应急保障指挥平台,健全巩固常态化全国血液库存监测制度和血液联动保障机制,提高血液应急保障能力等。

目标:

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

规划明确,到2025年,我国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逐步健全,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应对能力显著提升,中医药独特优势进一步发挥,健康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人均预期寿命在2020年基础上继续提高1岁左右,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同比例提高。

——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基本建成能有效应对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适应国家公共卫生安全形势需要的强大公共卫生体系,早期监测、智能预警、快速反应、高效处置、综合救治能力显著提升。

——一批重大疾病危害得到控制和消除。艾滋病疫情继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结核病发病率进一步降低,寄生虫病、重点地方病和人畜共患病危害持续得到控制和消除,重大慢性病发病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心理相关疾病发生的上升趋势减缓,严重精神障碍、职业病得到有效控制。

——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持续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分级诊疗格局逐步构建,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彰显。

——医疗卫生相关支撑能力和健康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适应行业特点的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健全,卫生健康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健康服务、医药制造等健康产业持续发展。

——国民健康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卫生健康法律法规体系更加完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保障人民健康优先发展的制度体系和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逐步建立,卫生健康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规划要求,加快构建保障人民健康优先发展的制度体系,推动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完善政府、社会、个人共同行动的体制机制,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把预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聚焦重大疾病、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和重点人群健康,强化防治结合和医防融合。坚持以基层为重点,推动资源下沉,密切上下协作,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

为了顺利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规划要求,强化政府责任,健全部门协作机制,及时细化完善政策措施,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同时,健全卫生健康规划体系,加强不同层级规划衔接,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地方的指导。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监测评价机制,加强监测评估能力建设,对规划实施进行年度监测和中期、末期评估,及时发现和统筹研究解决实施中的问题。

数据:

●人均预期寿命

2015年至2020年,人均预期寿命从76.34岁提高到77.93岁。规划提出,到2025年,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在2020年基础上继续提高1岁左右,展望2035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0岁以上。

●参加体育锻炼

规划提出,到2025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要提高到25%。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38.5%,15岁以上吸烟率下降到23.3%。

●居民健康营养水平

规划提出,实施国民营养计划和合理膳食行动,推进食品营养标准体系建设,健全居民营养监测制度,使居民健康营养水平从2020年的23.15%提高到2025年的25%。

●儿童青少年近视率

2020年,中国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达到52.7%。规划提出,到2025年,这一比例力争每年降0.5个百分点以上。

●空气水质

规划提出,到2025年,地级以上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达87.5%,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要达到85%。

●健康县区

规划提出,到2025年,国家和省级健康县区比例不低于40%。进一步推进健康促进医院建设,二级以上医院中健康促进医院比例不低于50%。

关键词: 防治结合 医防融合 治病为中心 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热点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