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 > 关注 >
“580”人民海军水面舰艇编队“走向深蓝”的起点 2020-05-18 16:45:56  来源:科技日报

1980年5月,海上测量船编队出航首赴南太平洋执行任务。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供图

“580”是一个任务代号,代表的是中国航天1980年5月18日向太平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它对中国航天有着特殊的意义,是中国航天与航海命运交织的纽带,开启了星辰大海征途上的新篇章。同时,这也是远望号船和人民海军水面舰艇编队“走向深蓝”的起点。

1980年5月1日,远望1号、2号和海军、国家海洋局的16艘舰船、4架直升机组成海上测量船编队,奔赴南太平洋预定海域。这次出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海上力量最庞大的一次行动。此前,海军军舰由于吨位太小,只能在近海“转悠”。中国人上一次如此大规模、远距离航海,还要追溯到600多年前的“郑和下西洋”。位于南太平洋的那片陌生海域,更是一个中国人从未涉足的地方。

把脉风云变化,敲定发射日期

扬帆起航、船出大洋,不只是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的无畏探索,也是40年前中国航天人盘马弯弓、闻令出征的勇敢担当。

1980年5月9日,新华社授权公告:我国将于1980年5月12日至6月10日,由中国本土向以太平洋南纬7度0分、东经171度33分为中心,半径70海里圆形海域范围内的公海,进行运载火箭发射试验。

发射窗口已经对外宣布,但想确定具体的发射日期,还要看测量船队对落区的气象预报,这是决策的重要依据。远望2号船首席预报员陈信雄和同事们认真分析云图、讨论天气走向,3天连夜攻关,推断5月18日天气晴朗,具备末区测量要求的气象条件,指挥部照此定下发射日为18日。

可是,随着日期临近,连续几天的天气却时好时坏:16日天空阴霾,七八级的大风将船吹得左右摇摆;17日乌云密布、雷声轰鸣,一场倾盆大雨从早下到晚。哗哗的雨声揪着参试人员的心,“这样的鬼天气,明天还能发射吗?”

通过查看探空气球和卫星云图标出的信息,陈信雄和同事们拍着胸脯向指挥部报告:“天气趋于好转,明天可以发射。”18日一早,大家一起床便跑去上甲板,雨已经停了,但仍旧阴云密布。早饭过后,乌云渐散。进入发射前4小时准备程序后不久,试验海区已经是晴空万里,海上预报准确无误!

远望1号、2号分别于1977年8月、10月建成下水,是集全国之力建成的第一代航天远洋测量船。尤其是我国自主研制的一批精密测量设备,还是第一次拉到远海大洋接受“真刀实枪”的检验。因此,设备的联调、检修和排障尤为重要。

海上精准测量,“远望”誉满神州

就在测量船检修和联调的同时,位于中国西北的发射场,中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也做着发射前的最后检查。

北京时间5月18日零点刚过,发射场区的工作人员开始为火箭加注燃料。与此同时,远望1号、2号测量船和向阳红10号海洋调查船进入试验中心海域,其余舰船也分别出现在各自预定位置,担负起保障和警戒任务。

上午10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从戈壁大漠腾空而起,穿越千山万水,飞向目标海域。

火箭飞行30分钟后,两艘远望号船西北上空的云端里,“嗖”地飞出一个亮点,越来越亮,似火红的流星眨眼从船的右舷上空划过。

短短几十秒内,远望号船雷达和遥测设备及时发现目标,雷达系统负责人徐更兴带领团队科学组织实施方式,做到了对飞行目标早发现、稳跟踪,取得了从目标出地平线到数据舱落水的全弧段跟踪优异成绩。远望号船技师王晓德所编制的实时程序,准确引导测量设备捕获目标,记录数据完整有效,预想的4种情况和3种应急手段以及海事卫星接收处理方案,在任务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数据舱准确溅落在预定洋面上,掀起近百米的冲天水柱。约两分钟后,航测直升机在测量船队的精确引导下,迅速发现了数据舱染色海域,并两次飞跃上空进行拍摄。落点测量均方误差仅有300多米。从打捞直升机接近目标到潜水员打捞完毕,仅用时14分钟。

海上测控在海水涌动、船体摆动、天线晃动、目标移动的环境下进行,技术难度可想而知。曾任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高级工程师的王火根打了这样一个比方,“好比行进中的坦克打移动靶,靶靶要十环,不能有分毫偏差”。

远望号船在大洋上获得的航天器测量数据,对于远程运载火箭后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雄的远望号测量船队创造了中国航天的新纪元,实现了我国海上测量从无到有的历史跨越。

如今,随着我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远望号船任务海域分布越来越广,航渡时间越来越长、任务频度越来越高,测量船也不断地经历更新换代。如今,远望号测量船已经发展到第三代,中国的航天器测控网也从国内延伸到了世界三大洋。

可以看到,中国航天对太空的探索有多远,远望号船架起的海上天梯就将有多高。

关键词: 人民海军水面舰艇

热点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