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 > 关注 >
挡不住涨价,过度包装“贵在眼里”不在嘴里 2019-12-31 14:10:16  来源:高街高参

[ 亿欧导读 ] 这次水果涨价的直接原因已经很清晰,主要是去年恶劣天气造成减产。除了天灾,还有没有其他原因让水果的价格上涨?

生鲜水果,水果,生鲜

最近关于“水果自由”的话题引起热议。

说实话,“某某自由”这样的字眼看多了,开始令我感到麻木甚至恶心,难道中产阶级的消费行为就是为了优越感吗?连带拉低了中产阶级的身段。

水果作为一种大众生活必需品,也是生活质量、幸福度的衡量,因此水果不应该宣扬阶级,更应该是普惠,让所有人都能买得到,吃得起。

如今电商高度发展,社区生鲜店也越来越多,我们可以从很多渠道随时买到水果。水果已经普及,但涨价后吃不起了,显然还没有达到普惠。

这次水果涨价的直接原因已经很清晰,主要是去年恶劣天气造成减产。除了天灾,还有没有其他原因让水果的价格上涨?

过度包装“贵在眼里”不在嘴里

其实,减产的水果主要就苹果、梨等几种,因为苹果是大众消费最多的品类,一涨价我们立马就有切身体会。据农业部监测数据,本周苹果均价9.64元/公斤,富士苹果14元/公斤,差不多比去年同期高出一倍。

如果你在一二三线城市居住,那么恭喜,你应该会有更深刻的涨价体验。

先从苹果本身说起。去年中国苹果网综合六个主要苹果省份,保守预估全国总产量减产约在30%之上,关键在于灾害对于商品优果的影响更加严重,在统计套袋情况后,中国苹果网预估2018年商品果较上一年份减少幅度超过40%。

品相好的商品果会流向城市的主流销售渠道,如超市、连锁生鲜店及越来越多的新零售门店。江苏绿然农牧CEO钱前告诉虎嗅·高街高参,“如永辉、百果园这些连锁门店,针对的都是城市中高端消费者,要求水果品质、品相统一。商品果经过了分级筛选,本身价格和中间成本比通货价格更高。”

如此从供需来看,商品果比例减少会放大一二线城市的水果涨幅,甚至可以说水果涨价,主要就是涨在这部分水果上。另据中国经营报报道,受常见水果价格上涨影响,进口水果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

也许你会说,营养到位就行,我不买进口的,我买吃得起的歪瓜裂枣,但可能你没有降级的选择。现在城市水果店同样被新零售大潮席卷,生鲜线上线下打通的难点之一,在于统一商品和服务,这是为何标准化是生鲜做电商的前提。

就比如笔者附近一家鲜丰水果,里面过半水果都是固定规格预包装好的,还有一部分更标准化的果切,方便外送拣货。盒马的商品也是如此,标准化的商品不需要消费者挑拣,预包装的形式最大限度的保证商品的新鲜与卫生。

当然这会带来成本的提高,像这家店里的苹果是五个一包装,由于太贵笔者只想买三个,店员表示拆开就好。这一装一拆就产生成本浪费,而这些新零售改造,商品包装,线上订单的履约费用,最终都还是要消费者买单,算到我这拆掉包装的三个苹果中。

消费者愿意为此买单吗?反正今年类盒马定位高端的新零售业态已经普遍熄火调整了,更接地气的菜场类业态则频繁开出。前段时间,杭州一个小有名气的连锁生鲜品牌“鲜生友请”一百多家店都已关门大吉,据报道是资金链出现问题。

可见零售一味追求高端、精品化并不可取,苹果吃不起,多少也折射出一二线城市的消费瓶颈。

也许你会问,低价水果都去哪儿了,钱前提供了一条线索:永辉、百果园等要品相一致的商品果,贝店、云集、拼多多则对于水果性价比更敏感。现在涨价,低价水果的引流效果更加明显。就比如拼多多称多多果园日活上涨迅速,原因之一就是水果价格持续上涨,推动更多消费者“用时间换水果”。

进口水果撕不掉“奢侈品”标签

中国水果产量世界第一,人均水果占有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料想在国人应该不愁水果吃,但国内进口水果量却是越来越多。2018年中国水果进口额增速高达34.5%,且首次出现贸易逆差(出口小于进口)。

进口水果会比本土水果更便宜吗?貌似并没有。即便是零关税,也会有各种各样的费用,包括港口、报关、法检及代理费等,以及中间商的那部分利润。

钱前认为,进口水果增加,是国人生活品质提升消费多样化的需求。“同为生鲜,水果跟家禽鱼肉蛋的食材的区别,在于后者是固定厨房场景,水果消费场景则很多,并且现在的水果不光要好吃,还要好看,颜值、味道缺一不可。”由于进口水果品质、价格和供应稳定,他预计中国消费者对进口水果需求稳定增长。

换个角度,进口水果的增加,反映出中国水果种植在品类结构和标准化的落后。

前文提到苹果套袋提高优果率,水果套袋是我国果树栽培中应用最广泛的方式,不仅增加成本,套袋果实因受光照时间少,含糖量以及硬度都会降低。对比美国、新西兰等国家,由于规模化种植,已经做到了苹果无袋化生产,优果率可达80%。

由于机械化程度低,国内种植只能靠人工,果园用工量高出国外同类水果主产国5倍。问题是,愿意种地的人越来越少,钱前说他的公司现在招一个种植工人每天要两百到三百,工资已是不低,但年轻人都去城市务工了,现在工人平均年龄都在60岁,效率要大打折扣。

种地本就是苦差事,如果还不赚钱,果农干脆就不种了。据经济观察报报道,由于往年安徽砀山梨果农盈利较少,导致果农砍伐果树,今年砀山梨价格比去年涨了40%。

成本高,商品果率低,是苹果涨价的行业原因。而这跟土地制度和政府的支持有关,短时间难以改变。水果想要真的普惠,不能靠进口水果,需要从根上解决这些问题。

“炒农”囤果,欲发横财

其实水果涨价,并没有影响消费者多少,无非根据自己的条件是换个品类或少吃一点。不过当水果不只是水果,那价格就不只是供需两端的事情了。

估计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吃的苹果、梨等,多是去年的库存。4月份以来天气变热,水果的需求量陡增,水果库存供不应求。随着库存的减少,才有了一天一涨价的现象。

钱前称这次的涨价是十几年都没遇到过的情况,“中国水果产量很大,大宗水果的价格比较稳定,一般不敢多囤货。但在去年,主产区山东、山西的苹果库存产量只有往年的70%,很多人放开胆子囤货,并且都赚到了钱。”

除了苹果、梨以外,价格涨幅较大的还有柑橘。据南方周末报道,四川耙耙柑和丑橘涨价,是因为有投机者在价格便宜时大量收购囤货,约有一半的产量存在囤货销售的现象。

这就跟炒股、囤茅台是一个道理,苹果、粑粑柑,还有今年春节期间的车厘子,都是有涨价潜力,因此在涨价预期下,产生了囤水果逐利的投机行为。

2017年12月,证监会批准郑商所开展苹果期货交易,这是全球第一个水果期货。发言人称苹果期货上市有助于形成公开透明的苹果市场价格,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实现苹果主产区精准扶贫的目标,不过据联商网分析,苹果期货并没有达到预期。

有些人进入苹果产区直采,结果碰上一堆炒期货的家伙,由于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价格,像样点的苹果都被拿去注册仓单套利,留给市场品相好的少之又少,所以苹果价格又走出优品果涨幅高于低级果的走势。

在消费端,水果炒作的套路也屡试不爽。还记不记得中产阶级的牛油果,从美国火到中国,价格比牛肉还贵。各种各样的中产水果,营养价值并不重要,只要营销到位,就能带来“中产幻觉”。

万亿生鲜市场是块大肥肉,巨头入场,资本扎堆,掌控线上线下销售和营销话语权的巨头,如果以逐利的心态炒作,是否足以“创造需求”?这是一个细思极恐的猜测。

跟领先的水果种植国家相比,在水果种植、流通和零售三个环节中,我们的零售端已成熟,流通越来越高效,最不成熟的是种植,而种植从根本上决定水果的价格。

水果涨价应该带来反思:零售端有没有真正拉动种植端?水果普惠,是否离我们越来越远?

关键词: 水果

热点
图片 图片